有的糖尿病人的下肢經常會出現一些癥狀,比如患者的小腿和足部發涼,走路不能持久,并且在走路的時候會有乏力加重的感覺,休息一會這種這種又消失。而有的患者在走一段路之后出現小腿腓腸肌、足部酸痛,痙攣性疼痛的情況,稍稍休息后,疼痛可緩解。嚴重的會在夜間和白晝持續疼痛與感覺異常,下肢的顏色發生變化,皮膚溫度降低等等。大多患者都會有疑問,這是什么原因呢?如果出現上面的情況,那么這很有可能就是下肢發生了病變。
如果糖尿病患者產生麻痹感比較明顯,感覺到手腳部位麻木癥狀嚴重,而且還總是感覺到皮膚瘙癢明顯,不排除是糖尿病引起。在糖尿病發展過程中,血糖的升高容易刺激皮膚,導致神經系統發生病變,局部微血管的病變,神經損傷都會引發皮膚瘙癢。
糖尿病患者下肢一旦出現血管、神經病變就要當心它的并發癥糖尿病足(爛腳)了?;颊呦轮懿∽儠苯訉е聞用}血管閉塞,也就是血液不流通,造成足部某部位缺血、缺氧、缺水出現壞疽,下肢神經病變以后,導致患者下肢皮溫低,表皮組織變薄容易出現水泡,或者洗腳容易燙傷,或者在受到外界創傷時不能第一時間發現而感染導致糖尿病足(潰瘍)。
希望能幫助大家及時的發現它,并且能及時的采取有效不截肢的方法治療它。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,如果發現自己已經出現以上現象,請及時到醫院去進行相關檢查,及時改善與治療,避免糖尿病足的發生。如果糖尿病患者已經出現糖尿病足,并且感染一直得不到控制的話,請及時采取中西醫結合開放式治療保守不截肢治療。